夜深人未靜
十二點后,各種事務告一段落,終于在孤燈下,對著草稿,在暗夜聲音環繞中敲擊鍵盤寫出自己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盼望著長大的童年,可是長大后才知道成年后的人生旅程雖略多一些自由,但能力越大,也責任越大;而能力越小,則悲劇更大。
于是乎在這兩難境地中,煩惱加倍升級:已成功人士需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更怕不進則退,所以馬云說他功成名就之后不比從前更快樂也并非完全矯情。
大多數升斗小民則更為悲催,在公司或工廠上班,需要面對客戶、領導、同事的壓力,每天被沒有標準答案的職場難題碾壓。
更加可悲的是,即使維持現狀,有時也是一種“魚游于沸鼎之中”的奢望:國際國內、網上線下滿是負能量,大公司裁員、P2P老板跑路、小店家倒閉轉讓的消息充斥眼前,讓人覺得難以安生。
會計職業危機
拋開個人健康與家庭生活不論,職業生涯的發展與安全是社會人必須考慮的問題。
作為會計專業人士,一直處于各種議論和思潮沖擊的風口浪尖,從“會計越老越值錢”,“不做假賬”,再逆轉到“取消會計上崗證”,以及盤算“SAAS云服務與財務機器人能夠消滅多少財務工作機會?”
尚未到無欲無求境地的你我凡夫俗子,如何應對這一切,保留一些人生安全感?
審時度勢,預判卡位,持續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是長期策略,而短期需要做到工作中盡職盡責,“ 我要打好這份工 ”。雖然這樣的觀點在全民創業的互聯網+時代有些落伍,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屋不掃志在天下的格局,或者即便有雄心壯志,能力和事業發展大多時候不可一蹴而就,積硅步至千里更加穩妥。
從前聽一位先生說他自己喜歡錢,但是“不羨慕有錢人,因為掙錢(過程)很難……”,我深有同感。吃苦耐勞、富爸爸的金融思維、甚至皮厚心黑也絕致富的必要條件。況且,一些人發橫財之后遭遇橫禍,亦或鐘鳴鼎食之家也還是會因為財富分配的公平與正義而鬧得不可開交,爭斗場景有如拆遷大家族,其不可告人內幕恐怕比甄嬛傳還要低劣。
所以,既然金玉滿堂非我所欲,那么我的野心就小到不好意思說出來,憑一技之長安身立命,成為一家老小的可靠依賴,無論是在房價飛漲的盛世還是在蕭條的嚴冬。
勤懇工作
認真工作是獲得他人認可的必備條件,即使創業成功者,至少在事業獲得穩定成功之前大多都保有勤奮的工作習慣。我看到許多已走在成功路上的創業者聲稱自己是七天工作制,甚至周末比工作日還要累。所以,作為專業工作者保持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是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做財務主管時,有連續一百天以上出現在辦公室的記錄,只是其中有幾次是凌晨從辦公室簽退,白天沒有再上班。
提高技能
僅僅是勤奮的老黃牛式耕作,大多還不足以勝任本職工作,僅財務報告工作而言,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工作量和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果自身工作質量和效率不能夠水漲船高,那么將面臨被淘汰的窘境。所以持續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工作效率、表達溝通能力、以及團隊領導力是日常工作之外的防御性要求。經過一番努力,竟然成為身邊同事們眼中可以求助依賴的Excel高手,這樣既可以快速完成工作,又滿足了猴子稱大王的虛榮心。
在掌握基本技能后,大量閱讀專業資料成為一種習慣,積累領域知識和孕育專業能力都需要漫長時間。一萬小時甚至是一個下限,阿甘式長跑才是新常態。
蓄勢轉型
花無百日紅,企業甚至整個行業有自己生老病死的規律,從前鐵飯碗的國企工人以及金飯碗的國有銀行員工也都有失業下崗或內退之患,甚至如日中天的華為也有三十五歲辭退傳言,這讓企業中人很少可以豁免這一份擔心。
審時度勢,根據行業內趨勢提前行動以判斷卡位,爭取突破成為行業級專家可以獲取專業聲譽和創造工資之外的收入來源。
從金融業財務工作的角度來看,金融工具新會計準則將改變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以及業績考核方式,是今后兩三年內實施重點,所以我前兩年花費大量時間予以研讀。在中國會計視野論壇和財新博客發布了名為《圖解IFRS 9》的系列文章,在三萬字篇幅之中通過邏輯結構圖,系統而又形象的論述了新準則主要內容以及實施綱要,有助于解讀枯燥乏味的會計準則。十萬以上的閱讀量,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法規庫收錄與轉發,金融風險管理長城論壇IFRS 9講座邀請是對努力治學的良好回饋。
所以,自己可以創造更多職業安全感,良好的工作與學習習慣、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再加上一點點運氣就會打開新的機會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