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二月時分,雖說已過立春,但天氣尚未轉暖,路上往來人都是步履匆匆,不愿多過多在戶外停留。
這時稅衙外面,有一個人在大聲吵鬧,引起一干人駐足觀望,只聽那人道:這是什么道理,明明原來規定農產品銷售發票可以按13%計算抵扣進項稅的,為什么現在不讓抵扣了?
旁邊一個稅吏說:我已經和你解釋了好幾遍了,你怎么就聽不懂,稅總有文件規定,你是一般納稅人那里取得的,所以不可以…… 兩人邊吵鬧邊走遠,聲音漸不可聞。
年輕僧人路過,聽到,沉思,離去。
回到廟中,年輕僧人說:師父,今日去鎮上買鹽,聽見了幾句爭吵,說什么從一般納稅人那里取得的農產品銷售發票,不能計算抵扣進項稅。弟子也聽糊涂了,這是怎么回事?
禪師說:有這樣的規定,可以計算抵扣進項稅的銷售發票,是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農產品依照3%征收率繳納增值稅后,自開或代開的普通發票。(財稅【2012】75號文)
年輕僧人:師父,我還真不清楚,我記得原來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是,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都可以按13%計算扣稅的。
禪師微笑說:原來是這樣的,不過你要明白稅收政策是隨著經濟形勢不斷調整的,不可能一成不變。
年輕僧人問:稅總這么變化的用意是什么呢?不是一直說要扶持農業嗎?但不讓計算抵扣農產品進項稅,豈不是讓農產品經營者遇到困頓?
禪師說:這么說吧,農產品從田里到居民家里,中間流轉的次數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年輕僧人說:當然是越少越好,流通環節多,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
禪師說:所以,如果流通環節多了,一方面,農民實際收入并不高,另一方面,居民食品消費并不低,兩端的人都有意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流通環節。
年輕僧人說:如何才能減少?
禪師說:如果一家城鎮上銷售農產品的大超市,從小規模納稅人(通常是農業生產者或小中間商)那里購進的農產品所取得的銷售發票,可以按13%計算抵扣進項稅;從一般納稅人(通常是大中間商)取得的普通發票,不能按13%計算抵扣進項稅。你說它會從哪里進貨呢?
年輕僧人說:那自然是從小規模納稅人那里進貨更劃算。
禪師說:如此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超市直接從農業生產者那里進貨,不就減少了農產品的流通環節了嗎。
年輕僧人說: 師父你為什么剛才強調,一個是銷售發票,一個是普通發票。它倆是一回事兒嗎?
禪師說:銷售發票對應的概念是收購發票,普通發票對應的是專用發票。它們是對發票的不同分類方法。如同,可以把人分為男人女人,也可以分為窮人和富人。
年輕僧人說:那銷售發票和普通發票看來沒有一點關系了?
禪師說:也不能這么說,文件中專門對銷售發票下了一個定義,是指小規模納稅開具的普通發票,所以對于一般納稅人,我就沒有說銷售發票,而是直接說普通發票。
(備注:財稅[2012]75號規定“銷售發票”是指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農產品依照3%征收率按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而自行開具或委托稅務機關代開的普通發票。)
年輕僧人說:那如果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中間商,放棄享受免稅的優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不是超市就會從它們那里進貨了,畢竟從它那里購買,貨款結算的次數會少一些。
禪師說:舉個例子吧,從小規模納稅人那里如果采購10000元(含稅)的 農產品,超市可以計算抵扣1300元進項稅,如果從一般納稅人那里采購10000元(含稅)的 農產品取得專用發票,貨款約是8850元,進項稅是1150元。是不是還是從小規模納稅人那里進貨更劃算呢?
年輕僧人恍然大悟說:果然是,那看來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中間商是挺難的,不過小規模納稅人的中間商可是沒事兒!
禪師說:小規模納稅人的中間商也都是些小本買賣,也是政策需要扶持的對象!
年輕僧人道:原來如此,都說市場是看不見的手,現在看來,稅收就是最厲害的無影手了。
禪師微笑: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順應天道,方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