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萬達集團在其官網貼出《關于對許振營等移交司法、對唐劍鋒等解除勞動關系的審計通報》,通報中兩人被已移交司法,另外16人由于濫用職權牟取私利被免職。
這份審計通報出自萬達審計部。據傳,這是王健林在萬達唯一領導的部門,這個部門每年要進行一兩百次審計,每次審計前,審計人員會拿到一份王健林親自簽發的審計指令,上面寫著“××公司委派×××到你公司進行例行審計,請接待配合,落款:王健林”。
這就是萬達的內部審計。
神圣使命
和一般的社會審計或者政府審計不同,內部審計,顧名思義,是企業自己的審計行為,它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概括來說,內部審計的使命有兩個:保證、咨詢。保證,就是要保證企業內部經營環境的安全規范;咨詢,就是要及時向管理層提供改善經營管理的意見建議。
偉大目標
從保證這個層面看,內部審計主要針對四個方面開展審計工作:一是財務和經營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二是運營的效率和效果、三是財產的保護情況、四是法律、法規和合同的遵守情況。
在實際業務中,內審可以根據管理層對于經營目標的需求而有不同的側重,開展更具有針對性的專項審計。比如,部分崗位人員的履職情況、核心內部制度的執行情況、某一個子公司的凈資產情況、某一個工程的建設情況等等。
技術手段和第三方審計差不多。觀察、詢問、檢查、重新計算、重新執行等等。
從咨詢這個層面看,內部審計有三個側重:一是側重評價經營過程是否有效、各項制度是否得到遵守與執行;二是側重對各種問題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三是側重為企業經營提供建議性意見。
這三個側重是內部審計的屬性決定的,也是它和第三方審計最顯著的不同之處。
守護天使
內部審計對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重要嗎?
不言而喻。否則王健林不會只管萬達的審計部。那內部審計的形勢怎么樣呢?其實并不好。一方面是因為內部審計的成本比較昂貴,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企業的領導對此并不重視。所以,現實情況就是,不少企業要么不設置內審部門,要么內審部門缺乏經驗人手不足。基于這兩個最主要的原因,很多企業會交由會計師事務所來完成內部審計工作。
會計師事務所完成內部審計工作比較有難度。因為內審業務往往跨出了財務報表審計的范圍,其內容之廣幾乎涵蓋了企業管理的每個環節。但會計師作為企業外部的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熟悉企業的業務流程、識別其中的關鍵和高風險環節,更難以去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有深度地剖析、提出精準獨到能落地的管理建議。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內”“外”終究有別,術業各有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