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全面展開,形成了常態化、制度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量目前已經占到審計工作總量的40%以上。與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相比較,經濟責任審計涵蓋了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專項審計等審計形式,具有綜合性、政策性強、內涵廣、審計難度大、要求高、審計風險大等特點,要求審計人員具有較全面的業務知識和較高的政策水平,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經濟責任審計既是審計監督,又是干部管理和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審計對象涵蓋面廣、級別層次高;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涵蓋了地方黨委政府、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重大經濟決策、重大項目安排、重大資金使用事項,貫穿了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和責任界定結果是人事、組織部門選拔、獎懲、任免領導人的重要參考依據;經濟責任審計要綜合運用審計監督、經濟監督、經濟分析和鑒證方法等多種方法手段;經濟責任審計由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來進行領導、組織、協調和管理。因而經濟責任審計對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以及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協調溝通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一、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的專業勝任能力
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具備必需的專業勝任能力,應該是能勝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與經濟責任審計的要求相適應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工作經驗和職業道德素養。
(一)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
1、會計、審計、財務管理、財稅、金融等財經方面的專業知識及財經法規
2、宏觀經濟管理知識,包括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民生政策、貨幣政策、財政稅收政策;國家及地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公共投資與行政管理、經濟決策戰略管理、公共管理、項目管理、人事和人力資源管理、組織中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協調等知識
3、經濟商務、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市場營銷、物資管理、土地管理、工程技術及工程造價、招投標等方面的經濟管理知識及相關經濟法、商法等法律法規。
4、環境保護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知識。包括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5、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計劃、公司治理、企業經營活動及經營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
6、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各種統計分析軟件、定量方法和統計學在經濟活動中的應用、業績計量與報告知識等專門知識。
7、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知識。
(二)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1、審計查賬能力。審計的基本特征是經濟監督,查賬能力至關重要。經濟責任審計人員
應能熟練運用審計技術方法、計算機技術方法、審計職業判斷、適用的經濟法律法規,獲取審計證據,識別和發現財政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中的問題,對重大違法違規、經濟犯罪和腐敗問題查深查透。
2、對經濟活動與經濟決策的審計能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綜合運用多種審計方法和技術手段,對領導干部重大經濟決策、重要經濟政策的執行、重大項目投資、重大資金使用等經濟活動的決策過程及執行結果進行審計,并對其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作出審計評價和責任界定。
3、績效審計能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運用績效審計的專門方法和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有關的管理、決策等活動、政府或企業重大投資項目、經營發展戰略及實施、重大工程項目、政府舉借債務、資源環境、環境保護、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科技創新、重大資金的使用等經濟事項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和生態效益進行績效審計,作出審計評價和責任界定,揭示經濟運行中的風險隱患。
4、宏觀意識和綜合分析的能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具備戰略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具有敏感性和預見性。綜合利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從宏觀、全局的角度進行研究和分析,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發現突出問題,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提升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層次和水平。
5、電子信息化審計能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掌握現代最新科技手段,運用信息化審計技術,實行聯網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數字化審計方式,做好審計數據資源的開發運用,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6、良好的表達與人際溝通協調能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與被審計單位及領導干部溝通并聽取其意見,爭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還要認真聽取經濟責任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意見,建立良好的溝通聯系,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具備的工作經驗
經濟責任審計人員不僅應當有從事會計、審計的工作經驗,還應該懂經濟,了解熟悉經濟運行、經濟管理的方式和規律。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在審計組內,還應有在一定級別的黨委、政府領導崗位上的工作經驗的審計人員,有在企業高級管理層崗位工作經驗的審計人員,或有在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土地管理、資源環境等專門經濟領域工作經驗的審計人員或專家,合理配備審計組成員,使審計組團隊具備與經濟責任審計業務相適應的整體勝任能力。
(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1、恪守審計職業道德。嚴格依法、正直坦誠、客觀公正、勤勉盡責、保守秘密
2、嚴格執行審計紀律,廉潔自律,無私無畏,保持審計的獨立性。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領導干部的審計,往往關系網錯綜復雜,審計人員受到誘惑的機會和承受的壓力相對來說也較大,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不為金錢和利益所動。
3、文明審計,嚴謹細致,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和職業謹慎,保持良好的職業形象。在復雜的情況下保持沉著冷靜心態,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置措施。
4、學習與創新能力。不斷更新知識,創新思維能力。
二、適應經濟責任審計的需要,提升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對策和途徑
(一)改進審計人員準入制度,構建多元化結構的經濟責任審計隊伍
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隊伍必須包括高層次、高素質、多門類、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在選調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時,要引進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信息化技術、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等多學科的專業人才;注重吸收既有審計專業能力,又有經濟工作領導、經濟管理等崗位的實際工作經驗、懂經濟、懂管理的知識能力復合型人才,擴大有實際經濟工作經驗的人員的比例,建立一支以復合創新型人才為主的經濟責任審計隊伍。
(二)加大經濟責任審計隊伍的交流鍛煉力度,提升經濟責任審計能力一是實行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與經濟管理部門人員交流任職的方式,將經濟責任審計專業技術骨干分期分批的到地方黨委政府、財政、金融、發展計劃、經濟貿易、國有獨資或控股企業、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等經濟部門掛職鍛煉或交流任職,在經濟工作中學習經濟,增長才干。二是實行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多崗位鍛煉和輪崗交流制度,加大上下級審計部門、審計部門內外干部的交流力度,拓寬審計人員的視野和知識面,增強宏觀思維和大局意識,培養復合型人才。
(三)建立相關經濟領域專家庫,聘請專家參加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對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科技創新、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評估、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及統計分析、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經濟領域、建立專家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根據工作需要聘請具有與經濟責任審計事項相關專業知識的專家參加審計業務或者提供技術支持、專業咨詢和專業鑒定,有效利用外部的人力資源,緩解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確保審計組從整體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
(四)創新審計方式方法,優化組合審計資源。
在計劃安排、審計重點和審計力量調配等方面,以經濟責任審計為平臺,將財政財務手術審計、績效審計、內控制度審計、資源環境審計、工程投資項目審計等專業審計相互結合和銜接,探索一次進點、協同審計、成果共用、分別報告等組織方式項目同步安排、協同實施、共享成果。加大對各專業業務領域審計項目的整合力度,優化組合審計資源。
(五)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實務培訓和審計技能經驗交流
實踐出真知。一是以審帶訓,在實施重大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時,由上下級審計部門、或同級不同專業部門聯合審計,以優秀的審計專業人員為審計組骨干,在審計項目的實施中有重點的帶領和培訓經驗不足的審計人員。二是審計實務案例培訓。在審計實務培訓中對各類型的優秀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和典型案例進行交流和點評,對多年來在實踐中形成的審計經驗和方法技巧,分門別類進行示范、總結和提煉,積極推廣應用。三是經濟責任審計規范培訓。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操作程序、審計的內容、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體系及技術方法。提升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六)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輪訓、培訓制度
把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學習培訓作為提升審計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一是建立完善分層分類培訓體系,積極運用網絡、案例教學和模擬實驗等方式,有計劃的組織各個層次的業務培訓,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學習最先進的審計理念和技術方法手段,切實提高培訓效率和效果。二是加強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進行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心理素質的培訓,提升職業素養。三是定期選派素質較高的審計人員到大專院校短期進修。進修內容可以適當寬泛,兼顧專業知識和綜合知識。
(七)加強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理論研究,建立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模型
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及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理論研究,建立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模型及專業勝任能力的評估體系,對其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研究,舉辦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促進提升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水平。(作者單位: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對內部審計人員勝任素質的要求》;鄧云《管理學刊》2011年12月
[2] 《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內部審計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張曦《財務審計》
[3] 《應重視增強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楊道龍《中國審計報》2010年6月9日
[4] 《國家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框架研究—基于國家審計人員的調查證據》;寧波大學。宋夏云《財會通訊》2007年11期
[5] 《國家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研究》張玉亮《經濟論壇》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