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殼者言
有的買殼需求是實業公司提出的,比如一家做水產、種植的公司,屬于生態農業,說要買殼,就派出代理坐高鐵趕來,專門參加這次聚會,但是這家公司并沒有對代理交代自己為什么一定要買殼,為什么不自己掛,對新三板的期望如何,打算上去之后融多少錢,以自己的業績預估能融多少,是不是真值得為了這些期望中的融資花錢買殼,等等。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簡單而不十分清晰的需求,需要去梳理,去分析,去算賬,去給企業擺明利害,然后才有進展。
有的買殼需要就比較清晰一些,比如,想買輕資產的殼,不限地域,越簡單越好,拿來裝自己的資產。這樣的需求,基本算過自己的賬,也知道殼費大致多少錢,知道新三板是什么樣子,差不多可以試試碰條件了。
有的買殼需求是成套的資本運作中的一環,比如,專門收一些原主覺得“毫無希望”的殼,然后拿現金定增進去,再用這個殼開展業務,業務好起來,就去別的資本市場(如海外)試水,套現退出后分錢。這個路徑已經嘗試過前后兩端的環節,現在的任務就是收殼,大量收殼,但是開始不給殼主錢或者稍微給一點,整個流程運作完需要1-3年,目前已經談成了一家,期待更多家同意這樣干的。
信息的清晰有利于推進交易。市面上有很多的賣方消息,但大都是只給出行業,地域,價格,沒有更多。出于操盤方案設計考慮,買方更希望賣方或代理能對其所控殼資源有一個基礎的闡述,比如,地域,行業,業績,基本面,哪一年掛牌,股東是不是10以下,有多少流通股,是不是半年內股份可全部解禁,價格控制在多少,居間費;這樣才會有個基礎認識匹配性問題,看看是能解決公司什么問題,像行業瓶頸,現金收付,環評,股東套現,自身公司股權結構的復雜難題,長年財務問題等等。
賣殼者言
賣方代理其實很辛苦。
和A股殼一樣,殼主基本沒有親自出來賣殼的,都是代理操作,雖然市場上新三板殼很多,但是真不容易匹配成功。經驗是,買家推動的容易成功,比如一位老板,自己三塊資產,申請掛牌覺得太慢,要買殼,他自己著急買,這就容易給他介紹成功,一共買了三個,其中一個前后手續搞了半年之久。
賣方的體驗是,很少遇到誰因為掛牌掛不上而買,很多人都是為了資本運作而買,比如有人想把相關產業鏈上的公司全收一些。
關于新三板殼的行情價,賣方經驗是,北上深1600-2000,其他地區便宜。與以前相比,這個價格其實是在微微下滑的。
中介費用,有的券商打包價175萬,出動專業團隊去做,而又的券商,市場價打包200萬的業務可以報價100萬去做,圖的是“后續業務”。
很多殼主并沒有太多的市場參與經驗,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殼應該在什么時間以什么價格賣出才是最優選擇。比如,一位殼主說自己的殼要賣一億元,他的理由是:隔壁公司也是新三板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買了,人家就賣了一億,所以他這個也要賣一億。當然這位不可能賣掉。話說這位殼主絲毫不管隔壁公司神馬行業神馬規模神馬業績才能賣到一億啊……
而另一個殼,在市價2200萬時,買家給2100萬他都不肯賣,當時幾個北京買家看上了說去盡調,然后殼主就有了太高的心理預期,“一下子牛了”,這家迄今沒有賣掉。這樣的不止一個,還有一個殼,肯賣的理由是“股東心情不好”,但是價格呢,在市場價掉到1800萬的時候,他想買2400,理由是去年接觸的買家都給了這個報價。
還有就是居間費,報價都是200萬以內,超過200萬的話,交易就很難成功了。這方面的經驗是,利益分配是核心問題,給大家擺清利益之后,只留一家居間操作就行了,其余的人最好別都摻和。需要具體操作的時候,很多的券商平臺、通道都可以去執行。至于中介費,不給現金給股份也可以談呀,股份加現金也可以呀。這里的現金可能只是幾十萬。
對于今年春節后出現的新三板殼業務小高峰,那是因為,一批預估虧損的公司進場賣殼,遇到一批進場的新買家,雙方開始磨合,導致了小高峰現象,但也是稍縱即逝,沒有形成實際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