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多少會計人只為拿到證書,以期作為求職的敲門磚或職場的晉身之階。真拿到后,高興之余,才發現美好的愿望大多是幻覺。會計考證雖不易,但要記住了,考證是階段性的學習,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未來真正融入工作、精于業務還需要會計人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與學習。
如果對會計吐槽,有幾點一定會被大多數人提到:第一,工作枯燥,簡單重復;第二,掙得少,風險大;第三,規則變化大,應接不暇,“變”的哲學內涵在會計上的表現淋漓盡致,稅法在變,制度在變,準則在變;第四,考試多。尤其是最后一點,讓不善于考試的會計人頭疼不已。因為變化大,今年沒有通過的考試,明年還要重新掏錢買教材。不考還不行,因為職場需要證書來定位你的能力和水平。
一、能考哪些證書
選擇了會計職業,不僅選擇了辛勞,也選擇了不停地學習與考試。會計專業能考的證書有哪些呢?大體可分四類。
1、從業資格證書。如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證,從事審計工作的注冊會計師證。
2、職稱證書。按照初級、中級、高級分為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正高級會計師。其中,高級會計師相當于大學的副教授,正高級會計師相當于大學的教授。
3、相鄰領域的證書。譬如以前熱門的注冊稅務師證書、注冊資產評估師證書。
4、洋證書。國門打開后很多會計人熱衷于考ACCA等洋證。
因為注冊會計師證書考試難度大,通過人數少,職場對它最為認可。
二、考證的線路圖
從進入大學學會計那天開始,會計人就該提早規劃自己的考證線路圖了。我建議的考證路徑是:
1、大學:拿下會計證、初級會計師證;學有余力可爭取通過1-2科注會考試。
2、工作前5年:一門心思考注會,5年拿到證書吧。
3、工作5年后,可以考中級會計師了,盡量一次通過。
4、中級過后:先考職稱英語、計算機操作,評高會時要用。
5、中級過后5年:可以考高級會計實務了。
6、高會考試通過后,準備答辯的論文,可以評高會啦!
7、近年來,財政部在若干省市試點了正高級會計師評審,會計人有望獲得更高的職業榮譽。
此路漫漫,一步不差,拿到高級會計師證書至少也要到33歲,拿到正高級會計師證書可能要在40歲以上了。
三、考證要有所取舍
隨著會計人整體素質的逐步提升,毋庸諱言,會計考試越來越難了。無論中級還是注會。考試教材都由32開擴版成了16開,每本厚度都在2公分。不少會計人幾乎是投入一半閑暇去準備這些考試,一準備往往就耗去數年。
證書不要貪多,不要無選擇的考試。如果一個會計人員想把所有證書都拿下來,只怕要埋頭在考試中皓首窮經了,實則無此必要。證書但凡能證明我們的專業能力即可,無需重復證明。
也有不少會計人不滿意自己的學歷,常常糾結于考證好,還是續本、讀研好?按理說,兩個選擇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學習提升自己,讓自己在職場更有競爭力。既然目的相同,考證與續讀學歷就不應該是對立的,完全可以同步做啊!倘若時間、精力不夠,一定要做個取舍的話,我贊同續修學歷。一是因為學歷教育獲得的知識更系統,二是考證較自由,隨時都可以進行。
四、知行合一最關鍵
只為拿到證書,以期作為求職的敲門磚或職場的晉身之階。真拿到后,高興之余,才發現美好的愿望大多是幻覺。會計考證雖不易,但要記住了,考證是階段性的學習,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未來真正融入工作、精于業務還需要會計人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與學習。
工作能力與經驗哪會因拿了證就提升呢?譬如考注會,考試內容的90%在工作中用不上,這些知識只能是為考而學。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考過了注會,大概既不能獨立做會計,又不能獨立做審計。有點像醫科大學的畢業生,離開了儀器面對病人會不知所措。
原因在于,會計證書對知識的要求高于實際工作、超脫于實際工作。現實情況是,實際工作并不是完全按照證書的要求進行的,理論和實踐脫節。有些人理論水平高,但動手能力差。有些人可能考不過證書,但能解決實際問題。
做到會計工作知行合一是困難的。所以要求會計人員既要會考試,又要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