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滿足民眾最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發生著改變,私家車已逐步替代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進入普通百姓家庭。正因如此,高速公路收費、二手車價格評估、車險賠付等問題越來越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而在這些方面,評估機構作為獨立第三方機構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長假來臨,細看收費高速公路評估
春節長假臨近,自駕出行的民眾又可以在節日期間享受免交高速公路過橋、過路費的惠民政策了。上述政策降低了民眾出行成本,但路橋公司則因政策導致收入減少,高喊“虧不起”。
對此,中通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翟新利說,國家和路橋公司非常注意民意輿論變化,但根本上講,相關法規仍需要研究修訂,進而通過研究收費理論,探討是否通過延長收費年限、降低收費標準的方式,轉變高速公路經營模式,減輕民眾交通負擔。
評估目的牽動收費標準
不少民眾質疑,為何一座收費金額遠超建設成本且收費時間也超出最高年限的公路還在“雁過拔毛”。甚至于,在《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中,“國家實施免費政策給經營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影響的,可通過適當延長收費年限等方式予以補償”這一條款,也引起了民眾的擔憂和質疑。
翟新利解釋,收費高速公路包括收費還貸型公路和收費經營型公路。收費還貸型公路主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和收費,而收費經營型公路主要由上市公司、中外合作合資企業等營利性組織以建設經營移交方式(BOT)或者公路經營權和收費權轉讓合同為依據進行管理和收費,按照契約精神,應該不能隨意取消后者的收費權。
同時,中國目前正處于高速公路建設的高峰時期,各方資金壓力較大,不能完全滿足建設發展需要,民眾因收費時限短、收費標準高則在當前增加了負擔。
翟新利說,高速公路收費一方面涉及收費期限,另一方面涉及收費標準,評估機構在參與收費公路評估時只能按照委托方確定的期限目標給出相應的收費標準,緩解上述問題要從轉變高速公路經營管理模式出發。
翟新利解釋說,當前,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今后要逐漸從傳統的建設成本角度轉向公路的日常運營角度,不能只追求短期還貸或短期利益最大化,而要將收費目的明確為維持公路正常的道路養護和以經濟杠桿調節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從而延長收費年限、降低收費標準。在這一過程中,高速公路經營管理方自己也要遵守契約精神,在確定好收費年限和收費標準后不能隨意更改。
高速公路建設需要評估
公路收費權資產價值評估是收費公路權益轉讓的重要環節,也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收費公路權益轉讓秩序的重要手段。與其他評估領域一樣,高速公路收費評估最初也是基于成本法。中通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首席評估師潘宇感嘆說,1992年,陜西西安至臨潼的高速公路建成,并按照傳統的建造成本理論確定價值向外資轉讓公路收費權,但沒想到,外資方不到三年半就收回了收購收費權的成本,一時傳出了賤賣高速公路收費權的聲音。
“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超出想象,而早前評估的資產價值或原先的評估理念未能體現中國經濟的發展。”潘宇說。
公路收費權是依托在公路實物資產上的無形資產,是一種政府特許的權利,具有無形性、效益性和排他專有性等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征。因此,應恰當應用無形資產評估的各種方法,從而提高評估結論的說服力。
翟新利認為,即使兩條公路資產的投入完全一樣,也會因各自所處地區的經濟發展、產業布局與交通網絡不同,而在獲利能力方面出現很大的差別。
在翟新利看來,在公路收費權經營的法定年限內,收益能夠源源不斷地流入企業,其承擔的風險也能夠量化。因此,公路收費權這一資產的評估滿足使用收益法的各項條件。另外,隨著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的不斷增多,市場法也正被更廣泛地應用。
除了傳統的公路收費權的評估轉讓外,中通誠公司將評估業務延伸至企業上市公路實務資產評估、公路收費期限評估、公路租賃權評估、公路資產證券化評估、公路改擴建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基于積累的大量項目經驗和豐富數據庫,為委托方提供各種情境下的敏感分析,極大滿足了委托方在經濟迅猛發展趨勢下對項目的精細化分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