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CFO年會暨2014中國CFO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今天(4月28日)在京舉行。本屆年會以“新常態、新理財”為主題,從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公司總會計師李錚作為全程主持人出場開始,就透出濃濃的“自家人”和“私房話”氛圍。
本次年會以主題演講與案例企業互動交流形式相結合,300多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CFO與中介機構代表匯聚一堂,探討“新常態”下公司理財的新問題。“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產業的金融創新、財富管理的邏輯與架構、PPP的機遇與挑戰、資產證券化與新三板、管理會計與CFO實踐,新鮮熱辣話題不斷,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正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長馮淑萍所說,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各領域正在產生革命性影響,對于企業CFO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會帶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一系列與我們CFO有關工作的革命。因此,本次年會將“新常態、新理財”定位年會主題,而于當晚獲得“2014中國CFO年度人物”殊榮的,也全都是“引領新常態的CFO”。
盡管目前中國股市表現良好,新三板等后續力量也在蓄勢發力,但與會嘉賓普遍充滿憂患意識。他們將目光聚焦在可能出現的問題上,并試圖通過創新思維,提出解決之道。
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無不憂慮地指出,隨著數量增長型人口紅利結束,老齡化趨勢加快,剛需已經達到高點,需求未來幾年會穩步增長,但改變過去十年行業一路向上的格局。
中國銀河證券投行總部董事總經理李偉則顯得比較樂觀。他在談及多層次資本市場時舉例說,曾經的中國股市是典型的“倒三角”結構,截至2013年底,主板擁有上市公司1357家,中小板693家,創業板355家,新三板344家。而從中國企業總注冊數22000多家來看,上市公司比例是“萬中挑一”。他認為,未來企業上市的空間非常大,而通過現有企業的證券化,刺激新的公司發展,完成整個產業化的升級,將是我國證券化道路的路徑。他斷言:“未來注冊制到來,相信2015年真正的大并購時代也會到來。”
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樣的復雜而嚴峻的環境下,市場主體已經由過去簡單看規模、利潤,轉而關注整體的價值管理和價值提升,而CFO正是價值管理的天然操盤手。這些對CFO的資本運作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本次年會的特色之一,就是與會嘉賓對資本話題的高度關注。
在談及“新常態下資本市場的創新融資方式”時,這一環節的嘉賓主持、銀河證券投行部總經理王海明就強調專業投資與實體經濟的價值對接,并表示:“過去幾年,固定收益類產品價格起起落落,總體比較高,我們發的過程中主力還是銀行和保險的資金對接,包括券商的資金對接。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人們對交易品種的安全性和收益率始終存在焦慮。”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將新三板視為機遇所在。他說:“中國實體經濟規模非常大,而且我們中國人很勤奮、很努力,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也非常強烈。預計未來幾年內,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會有新的飛躍。”他也坦言,新三板還在起步階段,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人們對“賺快錢”的不理性需求。
2014年開始,財政部大力倡導在企業中推行管理會計,年會因此特別設置了題為“管理會計實踐與價值觀”的高峰對話,并且舉行了中國管理會計50人論壇閉門會議。而在實踐層面,已經有很多CFO走在了前面,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王文章則在談及管理會計實踐時分享了六大經驗:一是明確目標,二是設計引擎,三是以資金管控為切入點,四個捕捉時機,五是構筑文化,六是建立體系。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付建華則感慨道:“現在,中國一大批企業真正找到了管理會計的目標和價值方向,從我們最初單個企業做一點管理會計的嘗試,走到了體系化的管理會計實踐。同時,有一批中國先進企業在管理會計實踐過程中,真正摸索出屬于本企業的管理會計規則和體系。更多的CFO們在管理會計實踐上懂得借鑒先進的IT技術和工具,在管理會計上創造出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