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大公司正在將原來由會計所執行的審計工作部分環節分拆交給IBM、埃森哲這樣的咨詢公司。這是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在2月19日發布的篇《“四大”被科技巨頭所挑戰》一文(*1)的主要觀點。
此文的核心內容來自于對英國研究公司Source Global Research(SGR)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總經理Fiona Czerniawska的訪談。訪談的內容來自于一份據稱為來自150名英美高級管理人員的調查報告。Fiona Czerniawska有20多年的管理咨詢經驗,在2008年創辦SGR之前英國安永和普華永道從事咨詢工作。其中在安永是負責安永的戰略規劃。
報道的主要觀點有:
——審計流程可以分解為多個部分,但主要趨勢是將數據收集/抽樣/檢查過程(預審環節),與涉及提供專業建議和發表審計意見的工作分開。預審環節將有非會計所進入競爭,后者則將繼續是會計所的市場范圍。
——分拆審計流程將顯著改變傳統會計所的參與規則。這種簡單的變革為非會計所的參與創造了機會。”
——有50人(33%)已準備將審計流程分解為其各個組成部分并分開執行,另有66人(44%)正在考慮是否采取這樣的方法。
——大約68名(45%)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將部分審計工作交給科技公司;
——122人(81%)的人對審計工作的質量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
——對于可能用于執行當前審計流程的部分技術公司。40%的受訪者提到IBM,18%的受訪者提到埃森哲。
——對于最適合提供審計技術解決方案四大會計公司。52%的受訪者提名德勤,22%提名畢馬威,18%提名安永,8%提名普華永道。
——因為審計流程的某些部分需要更多的技術和更多的技術知識,審計師要想保留對流程某些部分的控制權,那就要轉向技術專家。
上述報道的觀點,也部分在SGR公司官網2月25日的文章(*2)中有提及。但報告相關的調查并無更多信息。據YCYguancha了解,該文得到了國內大型會計所高層的密切關注。此外,有關本話題,有如下近期觀察可以參考:
1、在國內的資本市場,律師、券商也在從事和會計師相似的事情,比如函證。專業機構之間的分工在模糊化。券商也在研究自己的審計能力,比如來自國金證券投行行業研究與支持部《投行的IT能力》主題演講的下圖就和英國專家的觀點有相似之處。
2、《科創板招股說明書》對比《創業板招股說明書》在會計方面多了要求,包括強調了財務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要求(參見《劃會計重點 科創板注冊管理辦法和招股說明書有什么不一樣》)。以目前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節奏(到2月末,3000多家上市公司僅僅披露84家年報),顯然達不到。(參見《年報審計市場情況一覽(2)》)
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秦榮生教授提出“建立和完善履蓋各個審計主體的審計信息系統,統籌整合各個審計主體的信息資源”。參見《秦榮生:關于構建具有監督合力的審計體系的提案》
*1、https://www.afr.com/business/accounting/pwc-kpmg-ey-deloitte-may-face-audit-challenge-from-ibm-accenture-20190219-h1bfk6
*2、https://www.sourceglobalresearch.com/will-the-audit-challenge-brand-of-the-future-look-like-this/